肥肠,最受争议的食物之一。
提到这个名字,有人垂涎三尺,
有人皱眉摇头。
对于爱肥肠的人来说,
一份肥肠就能勾走魂。
▲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导演陈晓卿是肥肠的忠实追随者。
肥肠的诱人程度有多厉害呢?
陈晓卿为了肥肠,连地震都不怕。
谁说肥肠不好吃!
小编第一个不同意!
为了让你们认识到肥肠的迷人之处,
今天小编就要带你们一起去看看
锡城的这十三家“肥肠美味”~
01
菜场篇
郑家大肠
店在上马墩菜场里,到了路口寻着卤香味往里走几步就能看见。小店不大,甚至没有堂食的地方,大家都是买完带走吃的。
做大肠最重要的有两点,一为新鲜,新鲜的大肠才能有好味道。第二个就是要弄干净,傲娇的大肠要先泡再搓后洗,不能有味又不能完全掩盖了本身独特的香,着实讲究。
真正好这一口的人,懂得挑大肠中最肥的“大肠头”吃。郑家大肠是浙江风味,没有无锡的那么甜,卤香之余带着一丝微辣,柔嫩好嚼。无辣不欢人士强烈推荐自己加点辣吃,美味更佳!
宏凤年糕坊
在无锡玉祁市场藏着一个小店,极不起眼,却拥有无数忠实粉丝。甚至有人愿意每周驱车数小时赶到这里,只为买一盒卤大肠。
宏凤年糕因为沈大肠而登上央视,乡厨出身的老沈做了一辈子的菜,年纪大了就专注做卤大肠了。36年累积的经验和人气,让他得了个诨号“沈大肠”.
咸出头甜收口,香料味道恰到好处,去腥提香,又没掩盖大肠独有的肠味,恰到好处的火候,一口咬下让人有一种人生圆满的感觉。
大肠专卖
菜场是市井气息浓极了的地方,也只有这种地方的才能找到物美价廉的好大肠。
大肠专卖位于稻香菜场里的小店铺,老板娘经营的卤菜店,卤菜品种丰富,但主打产品大肠。分两种口味,五香和原味。
每天早上订的新鲜大肠,细心地脱去内壁粘膜附着的肥油,最挑剔的食客也没法在里面找出一星半点,真的是把这肥腻的猪大肠做出了清爽的口感。
东海县康全食品
这家的清水猪大肠据说超好次,我们慕名前来采访,本以为是家美味的卤菜店,没想到竟然只是家卖猪肉的店,可以说连开头和结尾都没猜到。
一进来就看到这满满一锅的猪大肠还有猪肚等,清水猪大肠能直观的看出大肠十分干净,新鲜,很多店的大肠都是不敢做清水的。猪大肠是每天清晨现杀的猪,把大肠现场洗净处理,用的清水也并没有加入什么调料,简单的葱姜,满满一锅的大肠煮下来,自然味道浓郁。
大肠不会有半点腥气,爽滑弹牙,没有任何香料掺杂反而更能吃出食材本身的浓香,也可以当做半成品回去加工,吃的出来的干净放心。
02
私房菜篇
葛埭饭店
葛埭饭店初见是个气场十足的徽派宅子,熟悉这儿的老顾客们知道,92年开的葛埭饭店以前是在私房里的,店不大,门面也很简单,原本位于雪浪镇葛埭桥附近,因此得名。
一进店就感受到了宽敞明亮,统一披挂红布头的椅子也显得有点高大上。
浓油赤酱的红烧筒肠是这里的招牌,筒肠又名套肠,早已成了无锡的传统名肴。前几个吃起来油而不腻,再配上米饭淋些鲜甜的酱汁,拌饭一绝。
老舅美食
店在盛德路上,百乐广场附近,盛岸花园幼儿园对面。原来的名字是老舅私房菜,因为主厨是舅舅。两年前舅舅功成身退,把衣钵传给了老板娘的老公就退隐江湖了。
每天的菜单都在门口的黑板上写着,都是下饭菜。来吃的基本都是老客人。老板娘之前先在朋友圈卖私房菜,结果才3个月,就聚集了一大票忠粉,还都催着她开实体,于是,这家实体店也快3年了。
酱大肠这道菜几乎每家都有,但是他们家这种还保留油脂的做法显然更是特别。外面的大肠很多为了去味,把油脂也去除的一干二净,这样虽然省事了,但是大肠的独特风味也荡然无存了。
保留了油脂的大肠却不见丝毫异味,文火慢煮,酱的味道一点点渗透,软烂入味。
庄里文苑
庄里文苑在省级最美乡村庄里,庄主好客,热爱书法禅茶和美食,店内上下均是书画大师的作品,门头的“庄里文苑”四个大字,由前市书协主席刘铁平书写,两旁对联“周家有喜吃茶去,庄里无忧待客来”,出自无锡书法家李天功之手。
而庄里还藏着一位名厨。无锡市烹协常务理事、锡山烹饪技术研究会理事长,75岁高龄顾仁清大师。从十七八岁开始学厨,至今厨龄已近六十年。最早跟陆稿荐名厨温进生学烹调手艺,手里有不少绝活,在当年的锡山市影响非凡。
推荐阅读:旗龙